top of page

川貝母冷知識(一)

  • 辜炳銳博士
  • 2018年9月27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每逢咳嗽痰多,家中的老人都會提出「川貝燉雪梨」,以清熱化痰。但川貝的價格較為昂貴,我們應如何選擇正宗、優質的川貝呢?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2015年版,川貝又名川貝母,其植物來源共6種,分別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(又名“青貝”)、暗紫貝母(又名“松貝”)、甘肅貝母 (又名“岷貝”)、梭砂貝母(又名“爐貝”)、太白貝母和瓦布貝母。其中松貝和青貝為香港市面常見。根據傳統藥物鑒別,松貝質量較青貝優,價格亦較高。由於松貝價格昂貴,不少商家常以青貝魚目混珠,以降低成本,筆者以傳統鑒別的方法,圖表並列,教大家如何區分兩種貝母。

[1] 「觀音合掌」是指青貝外層鱗葉2瓣,大小相近,相對抱合。

[2] 「懷中抱月」是指松貝外層鱗葉2瓣,大小懸殊,大瓣緊抱小瓣,未抱部份呈新月形。

[3] 「開囗笑」是指青貝頂端開囗。

[4] 「觀音坐蓮」是指松貝底部平或微凹入,平放能端正穩坐。

[5] 「縷衣黑篤」、「蒜泥點」、「蒜泥蒂」是指松貝底部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鱗莖盤,偶有殘存鬚根。


Comments


SOPHIE'S
COOKING TIPS
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Instagram Social Icon
© Copyright© 2025 辜炳銳. ™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bottom of page